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发展 >> 正文

浅谈我国涂料企业如何实现规模经营

时间:2005-12-27
关键词:浅谈 我国 涂料 企业 实现 规模 经营
摘要: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我国涂料企业实行规模经营具备一定基础,这也需要从人才、品种、联合等多方面保证,尤其是要有在国际上叫得响的涂料品牌,经过努力,在国内涂料企业中出现一二个特大型企业也是可能的。

关键词 :涂料企业;规模经营

  经过国内涂料界三代人的不懈努力 ,我国的涂料总产量已居世界前三名,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我国的涂料企业如何通过迅速发展实现规模经营,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 年产超过 300 万吨 ) 。近十年来,国内涂料界的不少著名专家,学者呼声强烈,提出了不少见解,国家相关部门也正着手进行研究探讨。

   笔者认为:我国涂料企业实行规模经营已有一定的基础,少数涂料企业五至十年间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是有可能的。但是,在我国光靠企业的自我奋斗是很难达到目标的。各级政府、金融部门都必须给予大力扶持,各涂料企业间也有必要从长远考虑,放弃传统的经营观点,实施各种方式的联合, 获取最大利益。

1  发展规模经营的基础

   据有关资料显示,2003年度销售额超亿元的涂料企业100多家,销售额超10亿元的涂料企业约6 家(含相关行业)。

  在这些发展较好的企业中,大部分都是近十五年来迅速崛起的企业。这些企业完成原始积累速度之快 ,企业规模经营发展周期之短,应该使业内人士感到欣慰。再经过五至十年的努力,在我国涂料企业中出现1-2个年产30万吨规模的涂料企业应该是可能的。其一 ,这些快速发展的涂料企业本身都具有各种开发市场的能力,有的已从经营手段上拉开了大规模发展的序幕。这些企业只要保持继续进取的信念,敢于开拓、敢于创新,就一定能再上一个台阶。其二,上述企业中,有一大部份企业的产品还比较单一,通过增加产品达到新的增量应该是可行的。其三,缩短产品的辐射距离(就地生产销售或委托加工销售), 加大媒体宣传力度,不断开发新的区域,对于实施销售量的翻番也是完全可能的。其四,日本的涂料工业从二次世界大战后进入迅速发展阶段,近20年来,涂料总产量一直处于年产190万吨至230万吨之间,但进入世界前十位的企业已有两个,而我国涂料总产量据预测已居于世界第二位或第三位,在近万家涂料企业中也应该在不久的将来诞生一至两个位于世界涂料企业前列的“领头”企业了。其五,近二十年来,美国、日本等先进国家的涂料产量一直处于饱和状态,而我国的涂料工业尚处在发展阶段,特别是建筑涂料尚处于初级阶段,这就给我国涂料企业的发展,留下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2  发展规模经营的思路

2.1  企业是规模经营的主体

  企业是涂料规模经营的主体,这是毫无疑问的。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都想把企业做大做强。问题是主、客观之间的不太协调、不太适应 ,使得有些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不但上不去,反而出现下滑现象 ,使业内人士感到遗憾。确定企业发展的思路并不难,难就难在管理上。

2 .1.1  重视人才的管理

   人才的管理,应该是涂料企业发展过程中最难的事情,在利益驱动下,涂料企业的技术人员、营销人员的跳槽现象非常严重。在这方面,最先感到头痛的可能是广东的涂料企业家们。辛辛苦苦培养一个技术员,突然间就走了,带走了技术。费尽周折建立了一个区域市场,营销人员甚至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脚踩几条船”或者就干脆“跳槽”,带走了市场。企业由此而蒙受的损失是可想而知的了。“跳槽”和“反水”现象这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初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建一个涂料企业是投资少、设备简单、上马快,又使得上述现象尤为严重,涂料企业家们要想谋取大的发展,必须通过重视人才、强化管理 ,牢牢地笼住一大批德才兼备的“精英”,利用国家的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保护企业的利益 ,用“后天”的努力来弥补“先天”的不足。非此,企业不但不能得到健康地发展,反而会“下滑”。关于人才管理的问题 ,是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有理想的目标但没有统一的程式,本文暂不展开。

2.1.2  多品种发展

   由过去国有涂料企业转型过来的涂料企业一般还是处于数百或上千种的多品种生产模式。新兴的民营涂料企业大部分都是处于少品种的经营方式,而这些新兴企业在年销售10万吨的基础上要达到30万吨(日本关西)难度是较大的,日本、美国生产的油漆品种达1400多种以上。从这种情况来分析,涂料企业要上规模,增加品种应该是一种方式,当然,不是唯一的方式。

2.1.3  少品种发展

  “立邦” 在我国选择的是少品种或单品种发展战略,仅乳胶漆一个品种,年销售额已达几十亿元,但“立邦”利用高品位的产品,巨额广告和成功的售后服务,做到了家喻户晓,妇幼皆知。立邦的高价位销售又支撑了巨额广告费用的支出。“立邦”乳胶漆的抢滩成功已成为现阶段我国乳胶漆市场的“霸主”,使得其它企业短时间内难以达到此种效果。我国上海华生的聚氨酯也曾创造过十几个亿元的辉煌,广东顺德一家聚酯漆企业也曾靠单系列品种取得了十多亿元销售的成绩,如果要再上台阶,就必须重新制订发展规划。

2.1.4  全国布点生产

  从世界先进的涂料企业经营方法来分析,凡是有较大规模的涂料企业,总是将其工厂(生产场所)进行有效地分开。总部直属地主要负责新产品的研制、从事高技术含量产品的生产,普通产品全部分散到各工厂去生产。这样一来,企业的销售半径大大减小,企业对市场的控制力度加大,送货及时,信息反馈快,运费减少。我国江南的一家以树脂生产为主的企业在全国分几个地点同时生产,减小了销售半径,加快了货物流通,发展速度很快。企业可采取租赁、兼并、收购等方式,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熟练的工人、比较成熟的市场、廉价的厂房、土地、设备)迅速组织生产。

2.1.5  走联合之路

  企业走联合之路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一是组建集团公司。也就是说企业自发地采取强强联合或强弱联合的方式组建集团公司,各分公司之间划定销售区域,自主经营,通过上缴总公司一定的费用,共享总公司的技术、广告、情报。总公司可对各分公司参股(以不控股为宜)。最终通过法律的手段,制度制约的手段使其健康运转。其二,就是利用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过剩的生产能力,委托其加工出售,这种方式既加强了全国市场控制力度,又缩短了建厂时间,减少了费用。这种双方得利之事,实在值得一做。这也是低成本扩张,资本运营的做法体现。实际上,涂料业界的这种案例早就产生了,问题是怎样形成一种趋势,让有关企业都能接受。对此种方式,不少企业家都心存疑虑。一怕派出去的管理人员力不从心或“吃里扒外”;二怕合作单位羽翼丰满后一改初衷设置障碍;三怕地方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四怕鞭长莫及 ,难以驾驭。企业家一般都安于将企业拢在手中。“看得见,摸得着,睡得才舒坦”。这就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其实上述四怕是有根据的,不乏先例。但是,随着法制建设的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政府管理的力度加大,企业家们对于市场经济认识的提高,上述不良情况都会逐步得到改善的。

2.2  国家及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

   就目前情况来看,国家似乎是要将涂料工业全部推向市场 ,但经过20多年市场经济的发展,今天,我们应该考虑能够在国际上叫得响的涂料品牌和进入世界先进涂料企业的这种大型企业何时出现,而这一切光靠企业的自身发展是困难的。国家的相关部门、行业协会都应该想办法促成我国出现一到两个特大型涂料企业。可以探讨几种做法,一是可以促成一个企业做强做大;二是可以通过强强联合或强弱联合组建集团公司;三是可以通过兼并、转让等方法给理想的企业注入活力。目前有些新闻媒体将国家有关管理部门对涂料生产企业实行。

  “3C”认证看作是涂料行业的“第二次洗牌”。通过“3C”认证,优秀的涂料企业将会使管理水平、企业产品形象不断提高,迅速增强对国际国内市场的反应能力,有力促进规模经济的发展。同时,不少中小涂料企业因管理上底气不足,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都难以应对“3C”认证而被迫下马。通过“3C”认证使涂料企业形成新的格局或者叫作“洗牌”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2.3  金融部门要大力扶持

   金融部门对于公司在外地投资办厂过程中的贷款一般都取保守态度,怕因资金流失而造成坏帐。对于向国外投资更取保守态度。涂料行业是一个附加值较低的行业,你把它锁在一个地方,其发展规模毕竟是有限的,因为涂料产品的生产、销售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银行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民存款,银行一方面支付储户利息,一方面在贷款时又要有区域性限制,本身也就限制了金融行业自身的发展,而企业向外拓展又必须依靠金融行业的支持。企业仅凭资本积累而达到自身的快速发展必将延误商机。所以,金融部门应该在认真论证的基础上对企业在外地投资给予应有的支持,确保企业与金融部门的“双赢”。

3  销售额的比较

   虽然说通过五到十年的努力,我国的涂料企业在销售量上可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但是,就销售额方面来比较,差距还是很大的。从资料分析,PPG公司涂料平均每吨售价约为7610美元,日本涂料的平均每吨售价约3000多美元,而我国涂料的平均每吨售价低于1250美元,这个比差相当大,这一切决定于我国国民的消费水平,而这一水平的提高是要有很长一段时间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心理的趋向变化是促进涂料档次提高的决定因素,企业品牌竞争的赢家又是不断提高涂料消费水平的重要手段。

   总之,笔者和业内人士一样,希望我国的涂料企业中出现一二个特大型企业。这不只是我们的企盼,也是我国涂料工业发展之需要,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一种成果之体现。